各教學單位:
本學期期初各項工作安排如下,請及時通知到相關教師和學生:
一、開學初補考
補考時間:定于2019年3月2日~3日進行。
補考學生范圍:2018~2019學年第一學期課程初次考試不及格的學生、上學期已辦理緩考手續的學生,學生憑本人學生證和身份證按時參加考試,補考不辦理緩考。
補考課程范圍:2018~2019學年第一學期教學計劃中的所有理論課程(考試詳細安排見后續通知)。
補考組織工作:
①考試課程的補考由教務處統一組織實施;
②考查課程的補考由學生所在單位根據學生不及格情況聯系課程承擔單位組織實施;
③各類實踐環節、實驗類課不安排補考,考核不及格的學生在辦理重新學習手續后,隨本專業低年級進行重修;
④全校公共選修課不及格者不安排補考,可按本專業培養方案要求,選擇全校公共選修課中的其他課程進行修讀(選課工作按學校統一安排進行,不及格的課程可按照學校相關規定申請注銷)。
學校組織的各類考試,學生須憑本人學生證和身份證參加,證件丟失的需要提前到相關部門補辦。
二、畢業生相關工作
1. 做好2019屆畢業生的課程重修、補修工作
各學院認真統計跟低年級重修畢業設計(論文)及各類開學初安排的實踐環節的學生信息,先安排學生跟班學習,參加課程及環節考核,并通知相關學生(含往屆未畢業學生)務必在規定時間內辦理各項手續。
2.對于理論課程的重修(補修)工作,畢業生所有不及格理論課程參加跟低年級的重修。各學院務必做好往屆未畢業學生的課程重修、補修報名工作。
3. 再次認真審核2019屆畢業生教學計劃的執行及學分修讀情況,如有問題,各學院匯總信息及時報教務處,提醒2019屆畢業生《社會實踐(含“兩課”類社會調查)》不及格的學生,及時辦理重修手續。
4. 2019屆畢業學生(含往屆未畢業學生)素質類選修課未達到畢業要求的學生,學生可以書面申請修讀學校開設的網絡視頻課程(11門),學院匯總學生信息(學號、姓名、專業、申請課程名稱、聯系方式)于3月1日前報教務科;也可以自行選修合適的校外網絡課程,取得課程成績后,按學校文件進行成績認定。
三、《素質拓展》成績認定
各學院根據學校文件做好各年級本科學生“素質拓展”學分認定工作。
四、資料提交
1. 本學期任課教師填寫《課程授課計劃》,各學院將《課程授課計劃》收齊在學院存檔保管。
2. 匯總上學期所有跟低年級重補修的考核紙質成績單(含理論課程和實踐環節),于3月1日前報教務科。
3. 考試課程試題提交
本學期第十二周(含第十二周)之前結課的考試課程須在第六周(4月4日)前提交考試試題及答案兩套(A、B卷)。第十二周之后結課的考試課程須在第十周(5月3日)前提交考試試題及答案兩套(A、B卷),各學院須將課程考試試題匯總后連同匯總表按時交教務科。各學院需加強對理論課程及實踐環節的考核工作的檢查及審核工作。
五、雙學位教學相關工作安排
1.本學期各年級雙學位各專業課程原則上從第三周開始安排,各相關學院應合理安排各項教學內容(避開大型考試及國家法定放假時間),并及時通知到相關學生。
2.2015級申請修讀雙學位學生畢業答辯統一安排在第15周進行。
六、其他
1.涉及到下學期專業分流的專業(2017級機械類、自動化類、統計類),需將學生具體分班名單紙質文檔兩份蓋章后及時報教務科,下學期補考成績進系統后再做調整。學生暫時不能在教務系統中查看課表,學生所在學院務必將各項教學安排通知到每個相關學生。
2.每學期開學第一周進行網上補選課程,請同學們登陸教務系統,查詢自己選課結果或個人課表,是否滿足學業要求。如需補選,請點擊補選菜單進行補選操作。具體時間安排見教務系統進一步通知。
3.已經在教務系統中選修本學期網絡視頻選修課(11門課程:領導學、中華詩詞之美、經濟學百年、從“愚昧”到“科學”:科學技術簡史、從愛因斯坦到霍金的宇宙、民俗資源與旅游、人工智能、舌尖上的植物學、時間管理、文化差異與跨文化交際、東方電影)的學生,注意按照課表時間和地點參加校內指導教師見面課,具體講解課程的學習方法、進度和要求。
教務處
2019年2月22日